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解读
《温州市企业涉外商业秘密保护指引》政策解读
时间:2025-06-30 10:08 浏览次数: 来源: 温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字号:[ ]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构建商业秘密保护制 度”的精神,落实《温州市企业商业秘密保护规定》要求,进一步提升我市企业在涉外经营活动中的商业秘密保护能力,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温州市市场监管局组织温州市商业秘密保护联盟制定《温州市企业涉外商业秘密保护指引》(以下简称“《指引》”)。

一、起草背景    

温州作为民营企业创新高地,企业涉外业务成绩斐然,2024年货物贸易出口额2519.8 亿元,目前海关进出口备案企业超3万家,拥有6家境外经贸合作区(数量全省第一),覆盖越南、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带动本地产业链全球化布局。正泰集团、青山控股等龙头企业通过海外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建设,深度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跨国经营指数持续提升。在温州企业“走出去”的同时,面临所在贸易国法律风险也在不断增加。其中,因商业秘密保护等知识产权保护所引发的法律问题尤为突出。对此,为更好保护温州企业涉外业务有关商业秘密、知识产权事宜,推动企业涉外业务发展,特制定本《指引》。

二、主要内容

《指引》包括总则、涉外商业秘密保护常见问题、企业涉外商业秘密保护措施、涉外商业秘密维权、附则等五部分内容:

(一)总则。《指引》根据温州市企业涉外商业秘密保护特点,针对主要问题,对包括企业涉外商业秘密管理、保护措施、预警和维权等方面进行指引。坚持“企业自主、政府指导、预防为先、依法维权”的原则,结合行业和企业自身特点制定可实施性的方案。

(二)涉外商业秘密保护常见问题。涉外商业秘密保护存六大常见问题:企业自身保护意识薄弱,涉密资料保管随意、涉外接待无防泄密预案等;保护制度不善,复制同行制度缺针对性;制度落实无力,入职审查等环节不重视,保密协议执行缺检查;传统商业秘密保护手段难以应对“爆炸式”增长的数据信息;外部咨询、评估带来泄密风险,第三方以咨询名义窃取秘密;小微外贸企业面临的特殊挑战,小微外贸企业资源不足,缺专业团队、难以承担维权成本。

(三)企业涉外商业秘密保护措施。除常规措施外,企业涉外商业秘密保护需采取针对性措施:一是国家秘密。开展涉外活动前进行保密审查;二是涉外接待。需制定保护方案,明确参观路线、保密要求等,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接待,重要接待需保密检查;三是涉外员工管理。海外人员聘请持审慎态度,开展尽职调查,签署保密协议等,核心人员实施离岗脱密期管理,设置访问权限分级制度;四是出(国)境管理。出(国)境人员未经批准不得携带商业载体,严防被窃听、窃照,根据不同国家制度开展专项培训,访问境内系统启用VPN等,归国前全面检查;五是涉外商业秘密载体管理。涉外商业秘密载体对外提供需经保密审查,建立审查机制,禁止未签保密协议披露核心技术,跨境传输数据加密,定期排查漏洞,与境外机构合作时,技术资料按“基础参数→工艺流程→核心代码”分阶段提供,每阶段签署独立保密协议。

(四)涉外商业秘密维权。企业需构建涉外风险预警机制与维权应对措施。预警机制方面,跟踪海外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情况,立项前风险分析,针对主营产品提前布局,销售或投资时分析评议目标市场和竞争对手商业秘密,梳理自身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状况并制定风险规避、纠纷应对方案,提前联系当地知识产权机构,储备海外服务资源。维权应对方面,收到律师函或被起诉后保存原始材料,积极沟通,引入第三方调解,利用温州已有资源,综合分析后采取相应措施。对方起诉时,企业需组建含中国律师、审理国律师等的应诉团队。可参加行业协会联合应诉,多渠道全面收集双方证据,将维权活动整理总结,以加强类似知识产权风险的预见性,传承相关经验,提升企业竞争力。

(五)附则。企业应建立并不断完善商业秘密管理制度,重视企业涉外商业秘密保护战略,提升自我保护能力、侵权判断能力和谈判能力等,在开拓国际市场中有效化解风险,保护自身权益。对于小微外贸企业,政府和行业协会应加强引导和扶持,提供针对性的培训和咨询服务,帮助其提升商业秘密保护能力,更好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本《指引》从发布之日起供企业结合实际情况使用。

三、主要特点

一是建章立制,构建全链条防护体系。针对企业保护意识薄弱、制度执行空转等问题,出台《指引》,将国际保护规则转化为标准化操作清单。创新涉外接待“六步管控法”(方案制定、禁区划定等)和员工分级“三审管理”(背景审查、协议签署、脱密期管控),构建起全流程制度防护网。

二是分类施策,破解企业保护难题。针对不同企业的商业秘密保护痛点精准发力。面对技术手段落后问题,《指引》要求跨境数据加密传输,启用VPN及双重认证,禁止使用境外设备处理涉密信息,并定期开展网络安全漏洞排查;针对小微外贸企业资源不足的困境,提出采用指定专人负责涉密信息管理、联合储备海外服务资源等轻量化方式,降低企业维权成本与管理难度,同时在技术资料对外提供时,参考“基础参数-工艺流程-核心代码”分阶段提供模式,保障信息安全。

三是协同联动,完善维权保障机制。《指引》构建“风险预警-纠纷应对-资源整合”维权闭环。指引企业立项前开展海外知识产权风险评估、提前布局专利,储备当地服务资源;遭遇纠纷时组建含中外律师的应诉团队,引入行业协会调解或联合应诉分摊费用。创新“维权资源池”机制,整合政府涉外公证、法律援助等公共服务,企业可实时报告案件进展获取支持,形成“企业自主应对、行业协同发力、政府政策保障”的联动格局,缩短维权周期缩短。

四、解读机关

温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郑建靖(0577-89662868,价监竞争分局)

政策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