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投诉举报接收情况分析
1、总体数据:
2025年第一季度,温州市市场监管系统共接收投诉举报37894件,同比上年(36368件)上升4.2%。其中投诉27723件,同比上年(25805件)上升7.43%,共挽回经济损失882.93万元;举报10171件,同比上年(10553件)下降3.71%。截至今年第一季度,全市投诉按时初查率、投诉按时办结率、举报按时核查率分别达到99.97%、99.97%、100%,调解成功率56.48%,消费投诉信息公示率达98.74%,评估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网购数据:
2025年第一季度,共接收网购投诉举报20965件,占投诉举报的55.35%,同比上年(19948件)增长5.1%;其中网购投诉15475件,占投诉的55.5%,同比上年(13796件)增长12.17%;网购举报5490件,占举报的54.93%,同比上年(6152件)下降10.76%。
3、来源渠道:
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12315平台接收投诉举报16614件,占诉求总量的43.86%,其中PC端4260件、微信小程序9075件、微信公众号136件、支付宝小程序562件、手机APP2579件、百度小程序2件;浙江省民呼我为统一平台接收18561件,占诉求总量的49%;电话接收1530件,占诉求总量的4.04%;来信接收1143件,占诉求总量的3.02%;来人来访接收28件,占诉求总量的0.07%;其他接收1件,占诉求总量的0%。
二、各辖区投诉举报情况分析:
从投诉举报县域分布情况看,第一季度,全市投诉举报量排前五的分别鹿城区(7042件),瓯海区(5812件),瑞安市(4874件),平阳县(4204件),龙湾区(3942件),共占全市68.28%。
各县(市、区、功能区)投诉举报件受理情况统计
地区 | 2025年第一季度 投诉举报量(件) | 2024年第一季度 投诉举报量(件) | 同比 | 占全市总量 |
鹿城区 | 7042 | 7053 | -0.16% | 18.58% |
瓯海区 | 5812 | 5020 | 15.78% | 15.34% |
瑞安市 | 4874 | 4647 | 4.88% | 12.86% |
平阳县 | 4204 | 4663 | -9.84% | 11.09% |
龙湾区 | 3942 | 2915 | 35.23% | 10.40% |
苍南县 | 3118 | 2953 | 5.59% | 8.23% |
永嘉县 | 2847 | 2556 | 11.38% | 7.51% |
乐清市 | 2727 | 2945 | -7.40% | 7.20% |
龙港市 | 2308 | 1619 | 42.56% | 6.09% |
泰顺县 | 295 | 331 | -10.88% | 0.78% |
海经区分局 | 264 | 202 | 30.69% | 0.70% |
洞头区 | 260 | 229 | 13.54% | 0.69% |
文成县 | 195 | 219 | -10.96% | 0.51% |
三、12315处置效能情况
1、投诉举报处置情况。
今年第一季度,全市投诉按时初查率、投诉按时办结率、举报按时核查率均达到99.9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除龙港、瓯海、泰顺三地外,其余各县(市、区)投诉按时初查率、投诉按时办结率、举报按时核查率均达到100%。龙港市投诉按时办结率为99.5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瓯海区投诉按时初查率99.8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泰顺县投诉按时初查率99.55%,投诉按时办结率99.51%,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投诉调解成功率较高(高于60%)的文成县(88.35%)、龙港市(83.21%)、鹿城(70%)、洞头区(69.62%)。调解成功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3.94%)的有龙湾区(53.29%)、平阳县(53.28%)、瓯海区(52.46%) 、海经区分局(51.43%)、苍南县 (50.65%)、乐清市 (49.46%)、瑞安市(47.94%) 、永嘉县(44.10%) 。
2025年前一季度全市12315工作效能表
地区 | 投诉按时 初查率 | 投诉按时 办结率 | 投诉调解 成功率 | 举报按时 核查率 |
文成县 | 100% | 100% | 88.35% | 100% |
鹿城区 | 100% | 100% | 70% | 100% |
洞头区 | 100% | 100% | 69.62% | 100% |
龙湾区 | 100% | 100% | 53.29% | 100% |
平阳县 | 100% | 100% | 53.28% | 100% |
海经区分局 | 100% | 100% | 51.43% | 100% |
苍南县 | 100% | 100% | 50.65% | 100% |
乐清市 | 100% | 100% | 49.46% | 100% |
瑞安市 | 100% | 100% | 47.94% | 100% |
永嘉县 | 100% | 100% | 44.10% | 100% |
龙港市 | 100% | 99.55% | 83.21% | 100% |
瓯海区 | 99.87% | 99.96% | 52.46% | 100% |
泰顺县 | 99.55% | 99.51% | 56.71% | 100% |
温州市 | 99.97% | 99.97% | 56.48% | 100% |
全国 | 99.91% | 99.95% | 53.94% | 99.86% |
2、消费投诉公示情况。
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充分发挥舆论和公众的监督作用,引导经营者加强自律,落实消费维权主体责任,提高诚信守法经营意识,更好地保障消费者知情权,按照“应公示尽公示”原则,实时向社会公示消费投诉信息。今年第一季度,全市已处理消费投诉23240件,公示22900件,投诉信息公示率为98.74%,高于全国水平。公示率前三的分别是洞头区(100%)、文成县(100%)、平阳县(99.96%)。
2025年前一季度各县(市、区)消费投诉信息公示情况
序号 | 县(市、区) | 公示率 |
1 | 洞头区 | 100% |
2 | 文成县 | 100% |
3 | 平阳县 | 99.96% |
4 | 永嘉县 | 99.83% |
5 | 瑞安市 | 99.72% |
6 | 瓯海区 | 99.70% |
7 | 龙港市 | 99.64% |
8 | 鹿城区 | 99.13% |
9 | 龙湾区 | 97.82% |
10 | 乐清市 | 94.69% |
11 | 苍南县 | 94.42% |
12 | 泰顺县 | 93.22% |
13 | 海经区分局 | 89.74% |
14 | 全市平均值 | 98.74% |
15 | 全国平均值 | 98.30% |
四、投诉举报情况分析
1.第一季度共接收商品类投诉21413件,占投诉总量的76.86%,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813件,同比上升9.25%;服务类投诉6447件,占投诉总量的23.14%,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45件,同比上升3.95%。第一季度投诉量增长的原因可能是促销活动引发短期峰值,因第一季度包含春节、“3·15”等消费高峰,线上线下促销密集导致售后服务、产品质量、食品质量、合同履约类投诉周期性上升。
商品类投诉位居前五的分别为服装、鞋帽、食品、家居用品、交通工具、其他商品。服务类投诉位居前五的分别为餐饮和住宿服务、教育、培训服务、文化、娱乐、体育服务、美容、美发、洗浴服务、其他服务,以上五类占了服务类投诉的54.83%。具体数据见下表:
2025年第一季度投诉热点商品类(前五)
类别 | 2025年投诉量(件) | 同比情况 | 投诉占比 | 主要问题 |
服装、鞋帽 | 6852 | 13.33% | 32% | 运动鞋、其他鞋类、皮鞋、羽绒服等售后服务问题 |
食品 | 3881 | 6.62% | 18.12% | 其他食品、肉制品(自制)、米面及其制品(自制)、酱卤肉类等食品安全问题 |
家居用品 | 1793 | -0.94% | 8.37% | 其他日杂用品、其他厨房用品、挂钩、组合家具等质量问题 |
交通工具 | 1471 | 29.26% | 6.87% | 普通乘用车、二轮摩托车、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助力车等合同问题 |
其他商品 | 1251 | 42.65% | 5.84% | 其他商品等售后服务问题 |
2025年第一季度投诉热点服务类(前五)
类别 | 2025年投诉量(件) | 同比情况 | 投诉占比 | 主要问题 |
餐饮和住宿服务 | 1647 | -0.66% | 25.55% | 餐馆服务、小吃店服务、快餐厅服务、餐饮配送服务等食品安全问题 |
教育、培训服务 | 533 | -14.99% | 8.27% | 计算机培训服务、其他技能培训服务、托儿所、幼儿园、学前班服务、成人教育服务等合同问题 |
文化、娱乐、体育服务 | 506 | 1.81% | 7.85% | 电影院放映服务、其他参观、娱乐服务、音乐会表演服务、儿童乐园服务等售后服务问题 |
美容、美发、洗浴服务 | 484 | -2.22% | 7.51% | 其他美容美发服务、面部护理、修指甲、按摩等售后服务问题 |
其他服务 | 365 | 17.36% | 5.66% | 其他服务等其他投诉问题 |
⒉ 今年第一季度,售后服务问题(8834件)稳居投诉问题榜首,占了投诉问题的31.68%,比上年同期增加2021件,同比增长29.66%。
2025年第一季度投诉问题排行情况
投诉问题 | 2025年 第一季度(件) | 同比情况 | 投诉问题 占比 | 主要客体类别分布 |
售后服务 | 8834 | 29.66% | 31.68% | 服装、鞋帽、其他商品 |
质量 | 6767 | 0.48% | 24.27% | 服装、鞋帽、家居用品 |
食品安全 | 3638 | 12.08% | 13.05% | 食品、餐饮和住宿服务 |
其他投诉问题 | 2518 | 12.61% | 9.03% | 其他商品、服装、鞋帽 |
合同 | 2034 | 3.72% | 7.3% | 交通工具、教育、培训服务 |
不正当竞争 | 1338 | -18.51% | 4.8% | 服装、鞋帽、食品 |
价格投诉 | 762 | -20.71% | 2.73% | 停车服务、餐饮和住宿服务 |
安全 | 438 | 20.66% | 1.57% | 服装、鞋帽、美容、美发、洗浴服务 |
广告 | 385 | -17.38% | 1.38% | 服装、鞋帽、食品 |
人身权利 | 358 | -6.28% | 1.28% | 服装、鞋帽、食品 |
计量 | 254 | -8.63% | 0.91% | 食品、首饰 |
标准化 | 186 | -54.52% | 0.67% | 食品、家居用品 |
3、今年第一季度共接到举报9993件,比上年同期减少562件,同比下降-5.32%。
序号 | 违法行为类型 | 2025年 第一季度(件) | 变化幅度 | 举报问题占比 | 主要客体类别分布 |
1 | 食品安全违法行为 | 1731 | 52.78% | 17.32% | 餐馆服务、小吃店服务、肉制品(自制)、快餐厅服务(经营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杂掺假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等) |
2 | 广告违法行为 | 1660 | -30.34% | 16.61% | 其他日杂用品、其他卫生小家电、皮鞋、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其他广告违法行为等) |
3 | 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 | 1275 | 5.55% | 12.76% | 面部护理、运动鞋、皮鞋、羽绒服(欺诈消费者行为等) |
4 | 不正当竞争行为 | 1187 | -47.45% | 11.88% | 其他日杂用品、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其他商品、其他(虚假宣传等) |
5 | 产品质量违法行为 | 1162 | 50.32% | 11.63% | 运动鞋、皮鞋、其他鞋类、其他商品(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等) |
6 | 其他市场监管领域违法行为 | 959 | -16.54% | 9.59% | 其他商品、其他服务、酱卤肉类、中西成药(其他违法行为等) |
7 | 违反登记管理行为 | 619 | 175.11% | 6.19% | 其他服务、其他商品、餐馆服务、其他食品(其他个体工商户违法登记管理法规的行为等) |
8 | 价格违法行为 | 367 | -15.44% | 3.67% | 停车场及其他、餐馆服务、其他服务、理发(经营者违反明码标价规定的价格违法行为等) |
9 | 特种设备违法行为 | 128 | 72.97% | 1.28% | 电梯、电梯服务、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社会团体服务(特种设备违法行为等) |
10 | 违规收费行为 | 128 | 36.17% | 1.28% | 其他服务、公共区域停车服务、停车场及其他、小吃店服务(自立项目收费等) |
11 | 生产许可违法行为 | 124 | 129.63% | 1.24% | 食品纸包装、水产制品(自制)、其他食品、其他腌制食品(生产许可违法行为等) |
12 | 商标违法行为 | 107 | -21.32% | 1.07% | 运动鞋、其他服务、其他商品、其他鞋类(商标侵权行为等) |
五、下一步需重点关注领域
1、网购投诉举报占比一半以上。
今年第一季度网购投诉举报达20,965件(占投诉举报总量的55.35%),同比增长5.1%,其中网购投诉量同比增长12.17%。这表明电商平台交易规模扩大的同时,商品描述不符(如“卖家秀”差异)、售后服务滞后(退换货流程复杂)等问题仍普遍存在。线上交易规模的持续扩大(如直播带货、社交电商普及)暴露商品描述不符、退换货流程复杂等问题,尤其是服装鞋帽类投诉连续三年增长,与2023年同比增幅更是高达104.31%。
2、商品类投诉结构性增长
今年第一季度商品类投诉占比76.86%:同比上升9.25%。服装鞋帽投诉持续高位,和上年同比增长了13.33%,其中鞋类商品开胶、脱线等质量问题和虚假宣传等问题激增。其次,食品投诉也略有增长,比上年同期增长了6.62%,涉及自制肉制品、酱卤肉类的腐败变质、异物掺杂等,反映小微餐饮企业卫生管理漏洞。
3、售后服务短板集中爆发
今年第一季度,接到售后服务投诉8834件,和上年同比增长29.66%,占投诉总量比31.68%。其中服装鞋帽领域较为突出,羽绒服退换货周期长、鞋类开胶后商家推诿责任等问题突出,部分企业对售后服务重视程度不够,将主要精力放在产品销售上,导致售后人员数量不足、培训不到位所致。另外消费者的维权意识逐渐提高,对售后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遇到服务不到位的情况时,更愿意通过投诉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针对以上突出问题,我局将继续培育放心消费单位和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进一步提升消费环境满意度,通过行业约谈、媒体曝光等方式强化经营者主体责任,通过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倒逼商家规范经营,通过ODR平台建设,引导消费和商家自主解决的纠纷做到第一时间处理,主动有效降低消费者维权成本,有效提升ODR企业线上和解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