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特检院联合浙江工业大学在材料失效机理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以第一单位在国际权威期刊《Metals》发表题为《A Study of the Crere-Fatigue Damage Mechanism of a P92 Welded Joint Using Nanoindentation Characterization》的SCI论文。该论文是本院首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发表的SCI研究成果,标志着我院在特种设备材料科学领域的科研能力迈上新台阶。 P92钢作为先进耐热合金,广泛应用于电站锅炉、压力管道等高温高压特种设备,然而长期服役中蠕变-疲劳交互作用(CFI)导致的材料损伤是设备安全的重要威胁。本研究通过实验与纳米压痕表征相结合,系统揭示了P92焊接接头在高温(823 K)下的损伤演化规律,为特种设备寿命预测与安全评估提供了理论支撑。该研究成果为特种设备行业提供了两大关键知识,一是明确了P92钢在复杂载荷下的损伤阈值,为高温特种设备的设计与运维策略优化提供依据,二是验证了纳米压痕技术在材料局部损伤评价中的有效性,有望发展成无损检测新手段。 SCI作为全球各个学科高质优秀论文的收录平台,是衡量单位基础科学研究水平、科技实力和科技论文水平高低的重要评价指标,也是市特检院“产学研用”协同攻关的典范。下一步,市特检院将继续聚焦特种设备材料的多场耦合失效机理,推动检测技术从宏观向微观尺度深化,并持续发挥技术优势,以科技创新护航特种设备安全,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科技发展部 承压三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