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3015081/2025-00034 |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市市场监管局 |
成文日期 | 2025-03-0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温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 ||||
|
||||
2024年,温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有感服务、无感监管”理念,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省局决策部署,大力实施“1486”系统工程,以法治化市场监管助力高质量发展。 一、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党对法治市监建设的领导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提上重要议事日程,组织开展专题学习研讨会,局党委领学促学。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市场监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科学安排党内法规、优化营商环境、新修订公司法及行政复议法、总局新制定规章等内容学习,领导干部集体学法7次,确保法治市监建设正确方向。 (二)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党委书记、局长王丹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将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摆在事关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自觉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专题研究法治工作,推动制定《法治建设工作要点》等,促成自上而下重视法治的系统共识。及时研究解决有关重大问题,为推进法治市监建设创造条件。 (三)深化执法质量提升、法治下基层“两个年”活动。坚持基层导向,积极打造第二批“法治下基层”示范建设单位。我局顺利承办全省市场监管系统执法质量提升、法治下基层“两个年”现场推进活动,并在会上作交流发言。在市场监管总局“法治下基层”工作推进会上,我局代表浙江作典型交流。 二、立良法促善治,推进市场监管法规制度建设 (一)市监领域地方立法取得突破。推动地方立法填补国内空白,全国首部以“商业秘密”命名的地方性法规《温州市企业商业秘密保护规定》9月通过省人大常委会批准,2024年12月1日起施行,为打造更优营商环境、激发民企创新活力筑牢“法治基座”。同步推动《温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与促进条例》《温州市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规定》等纳入2025年地方立法项目计划。 (二)规范性文件管理严格把关。清理以市局为起草单位的市委规范性文件,继续有效4件,宣布失效1件。组织以市局为牵头(责任)单位的市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保留4件,宣布失效2件。审核制定《温州市进一步支持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推动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文件,确保重点工作在法治轨道运行。 三、抓改革促发展,增强市场监管法治实施质效 (一)优化营商环境高质有效。创新“企业码”应用全国标杆,全国首创个体工商户“五个一”增值服务体系,连续两年获全省营商环境最佳实践案例,全市在册经营主体突破150万。出台全省首个电子营业执照应用管理办法,“个体码上贷”“职业索赔治理”等入选市委“小切口、大撬动”改革清单,电子商务领域行政合规指导两清单制度、个体工商户法治增值化服务等入选温州市县乡法治建设“最佳实践”。建强知识产权平台,我市入选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城市。建成国家级保护中心,并获批国家海外知产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地方分中心,系全省唯一承接专利行政裁决工作的国家级中心。 (二)增进民生福祉真实有感。扎实办好民生实事,提前完成“放心食安”等省市民生实事任务。发布全国首个放心消费景区先行赔付地方标准,全国率先打造食品安全共治中心,4个项目入选“浙里食安”最佳实践培育;试点特殊药品精密智控,获批全省医疗器械联动检查试点;开展行业性产品风险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淘汰备案非标电动自行车4.2万余辆;成立全省首个城镇管道智能监测预警基地,推进住宅楼宇电梯安装智能阻止系统等省级试点。 (三)维护市场秩序稳健有力。推进市域公平竞争政策先行先试,建立市县乡三级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开展反不正当竞争专项执法。建成企业缴费负担监测点266家,清退涉企违规收费超930万元。出台首个《绿色直播基地培育评价体系》,优化平台经济发展环境。加强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信用修复数同比增长730%,跨部门双随机监管率全省第二。公布行政处罚事项裁量基准,出台《进一步规范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的指导意见》,深化轻微违法免罚减罚。开展“铁拳”“亮剑”等综合执法行动,入选国家级典型案件7件,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近8000万元。 四、重监督强约束,提升市场监管依法行政水平 (一)“高频次”开展内部监督。组织开展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51件(次)、听证3件,开展知产保护和促进、反不正当竞争等领域专项执法监督。实施“执法质量提升年”行动,以案件评查为抓手,加大处罚案件滚动监督。创新《基层执法办案易错点速查清单》,便利基层执行。我局在全省行政处罚案件质量评查中总分第二,获省局通报表扬。 (二)“双清零”推进复议应诉。强化复议应诉及争议化解,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加强全市系统行政复议及诉讼情况分析。发布《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复议诉讼十大典型案例》,增强案例对行政执法的指导。全年办理行政复议案31件、行政应诉案11件(含一审、二审、再审),连续五年实现“零败复零败诉”。 (三)“零距离”接受各方监督。推进“清廉市监”、行风建设、“破梗阻·优服务”专项整治,“万人双评议”总体满意率99.9%,被市直机关工委评为“模范单位”、引领型清廉机关。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两会”建议提案155件(主办件29件、会办件126件),主办件按时答复率、面商率、满意率保持100%,办理市政协副主席领衔重点提案1件。 五、多举措增实效,夯实法治市监普法宣教基础 (一)畅通普法学法链条。制定《2024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计划》,推动“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落实。运行“班子双月学、中层例会学、全员讲堂学”学法模式,将学法引入市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中层干部例会、“市场监管大讲堂”,及时宣贯新法新规。组队参加全省系统首届法律知识竞赛,获团体二等奖。 (二)用足特色宣教阵地。梯次培育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提高法宣基地使用频率,围绕各类主体所需,开展优质法治宣传活动,3个案例入选全省系统法治宣传优秀案例。创作征集优秀普法微视频,在全省市监普法微视频征集评选中,我局再获优秀组织奖,11部作品获评优秀。 (三)优化暖企增值服务。聚焦涉企易发违法,全省率先制发《经营主体行政合规指导高频事项清单》,量身定制合规指导高频事项105项,集成二维码通过多渠道向外公布,方便企业扫码点单查询、主动合规。 2025年是《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八五”普法规划的收官之年,市市场监管局将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化法治市监建设,为我市冲刺“双万”城市、提速打造“全省第三极”贡献力量。一是强化党对法治市监建设的领导,围绕“1599”系统工程,综合布局法治工作,确保各项任务高质量完成;二是加大法治规范供给,推动知识产权、食品抽检等重点领域地方立法立规;三是聚焦法治化营商环境,以“高效办成一件事”系列改革为牵引,践行“有感服务、无感监管”,构建经营主体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机制;四是优化法治惠民保障,深化“放心消费在温州”行动,重拳整治民生领域违法乱象;五是积极构建“预防为主、轻微免罚、重违严惩、过罚相当、事后回访”执法模式,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六是激活法治文化建设效用,用好多元载体,让普法从“有形”向“有效”提速迈进,确保“八五”普法圆满收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