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筑牢安全生产防线,市局围绕叉车使用单位管理需求,以新登记叉车、托盘堆垛车为切入点,开展合规指导。通过靠前服务、柔性执法等措施,引导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从“被动监管”向“主动规范”转型升级,构建政企协同共治新格局。
一是制度筑基,责任链条“全覆盖”。依托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力量,各地主动对接新登记叉车使用单位,开展“一对一”指导。针对使用单位安全管理职责不明晰的情况,督促其明确特种设备安全总监、安全员,并提供线上备案协助,同时开展岗位职责解读,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意识。在设备管理方面,现场指导使用单位完成新设备赋码,实现设备身份识别、年检信息查询及作业扫码上岗等数字化管理功能,为智慧监管提供数据支撑。截至目前,我市叉车使用单位“两员”配备率和设备赋码率均动态保持100%。
二是档案固本,管理标准“再升级”。为补齐新登记使用单位在制度建设方面的短板,我局聚焦企业安全管理薄弱环节,编制《叉车安全管理台账模板》,涵盖技术档案、应急预案、人员管理、操作规程等全流程内容,并面向12家新登记使用单位提供“一对一”建档服务。通过定期抽查和实地核验,确保企业安全管理档案完整、规范、及时更新,推动管理模式由“被动应付”向“主动规范”转变。
三是执法注温,首违帮扶“显实效”。针对部分企业未配备持证叉车作业人员或存在无证上岗现象,我局秉持“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企业合规”的原则,推行“首违不罚+限期整改+定向帮扶”机制,以柔性执法助力企业提升安全管理水平。通过发放《安全监察指令书》,明确整改路径与时间,督促企业限期整改,并联合培训中心就近组织培训考证,每月定期推送培训信息,确保作业人员顺利取证,实现企业叉车作业的合法合规化。截至目前,已有15名作业人员在指导下快速取得操作证书。
(特种设备处、苍南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