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3015081/2024-00166 |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温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成文日期 | 2024-11-22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温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年第三季度重点工作任务的执行和落实情况 | ||||
|
||||
一是中心大局意识更强。聚焦三个“一号工程”、强城行动等中心工作,牵头推进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保护、实施全过程公正高效集成监管、优化经营主体培育成长体系等3项强城行动重点任务,牵头抓好“个转企”、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品字标浙江制造”企业、先进标准等4项市政府十大攻坚任务指标,主动在一号改革工程、强城行动中体现担当、展现作为。截至目前,全市在册经营主体148.32万户,总量保持全省第3(次于杭州、金华,超宁波7.26万户,差距进一步拉大);新设经营主体17.36万户,数量居全省第3,新设经营主体增幅已连续3个月居全省第1。市政府十大攻坚任务指标中,新增“个转企”4488户(完成率90%,数量全省第一)、新增“品字标浙江制造”品牌77个(已超额完成,数量全省第二)、新增先进标准数47个(完成率94%)、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8.63件(已完成年度指标)。 二是改革攻坚力度更大。对标省局意见印发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方案,梳理形成了20条重点改革举措。个体工商户服务专区被作为重要领导在温调研视察点位,“温州推动个体工商户全生命周期服务增值化改革 赋能个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项目成功入围全省最佳营商环境典型案例,相关做法得到原省委易炼红书记调研肯定。纵深推进“企业码”集成创新应用试点,实现30个温州特色场景应用,并打造10条“企业码”示范街区。先行先试开展全国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相关做法在全省系统研讨班上作主题交流发言,信用修复预告知制度纳入全省信用试点。“个体码上贷”“职业索赔”治理等2个项目入选我市首批“小切口、大撬动”改革项目清单。 三是经济赋能信心更足。围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联动推进质量强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能。质量强市方面,承办全省党委质量督察现场交流推进会,并组织开展了第三轮市委质量督察,工作成效获总局领导充分肯定。在乐清举办了全市质量强链工作推进会暨智能电器产业质量提升工作现场交流会,着力打造质量强链标志性成果。全省率先推行企业标准化总师制度,开展系列“世界标准日”主题宣传活动,进一步营造全社会知标准、守标准、用标准的浓厚氛围。优选全市15个行业开展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其中2个行业列入省级区域试点。知识产权强市方面,扎实推进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圆满承办我省的示范区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持续推进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产业园建设,目前国家级保护中心、知识产权法庭等已入驻办公,国家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等3个高能级平台和6家服务机构已进驻开展服务。另外,近期市局还荣获了2023年度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绩突出集体。 四是助企惠民效果更实。聚焦企业群众有感有得,切实办好助企惠民“十件实事”,目前84项指标平均进度已达93.18%,其中57项指标已提前完成。助企方面,全国首个商业秘密保护地方性法规《温州市企业商业秘密保护规定》已于10月8日正式发布,将于12月1日施行。起草《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规范重大政策措施公平竞争审查工作的通知》,力求进一步提升我市重大政策措施审查质效。服务医药产业方面,基因药谷柔性服务站被纳入全省注册前“立卷预审查”第一批试点单位,起草全省首个化妆品安全社会共治服务体系建设地方标准,举办浙江省生态美妆产业发展指引研讨会。惠民方面,已提前完成中小学“示范食堂”建设、“标准化”学校食材配送单位建设等5+1项省、市民生实事项目,其中,中小学“示范食堂”建成数稳居全省前列。全省首个放心消费景区先行投诉处理赔付标准顺利通过专家评审,规制“职业索赔”工作列入市委政研室课题项目。 五是除险保安基础更牢。建设市食品安全共治中心、“温州潮食安”品牌形象馆,全面提升食品安全工作质效。创新实行生鲜门店风险分级动态纳管,推广“基地+中央厨房+冷链物流+连锁门店”生鲜小区直营模式,全市在册生鲜门店量化分级率达99.64%。持续推进“药安日历”电子卡百日传递活动,深入开展医疗美容、染发类专项整治。集中开展行业性产品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全省率先建立电动自行车品牌区域质量安全总监机制。持续深化特种设备“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全面完成电梯维保单位和电梯检测机构质量安全监督抽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