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务动态
市局全力保障“五一”期间餐饮食品安全
时间:2021-05-07 11:22 浏览次数: 来源: 温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字号:[ ]

为确保“五一”假期餐饮食品安全,切实落实疫情防控责任,有效防范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市局餐饮处以节前排查、疫情防控、规范整治为抓手,迅速行动、严防严控、处置到位,大力开展“五一”餐饮食品安全整治,持续优化安全放心的餐饮环境。此次专项整治,共出动执法人员5358人次,检查餐饮单位7126户次,责令整改442户次,立案查处21起,罚没金额0.69万元,宣传报道55次,发放宣传资料2396份,培训1565人次。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督促各地认清全球疫情防控形势,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要求,提高思想认识,树立底线思维,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政府有关做好“五一”假期及疫情防控相关工作的要求,科学部署节前和节日期间餐饮环节食品安全及疫情防控检查,制定专门预案,加强风险监测和舆情研判,将相关工作任务按片区分解落实,对餐饮单位进行监督检查,督促餐饮服务提供者强化责任意识,树立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观念,切实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及疫情防控责任,确保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及时、有效地开展。

二是加强专项检查,强化重点区域监管排查。针对节假日餐饮消费特点,以旅游景区、高速公路服务区、机场、车站、码头、大型餐饮单位、中央厨房、农家乐等为重点对象,展开对餐饮单位食品安全状况的监督检查,重点突出从业人员健康证明持证情况、餐饮具消毒保洁情况、环境卫生、冷菜专间和鲜榨果蔬汁、蔬菜色拉制作专用区域食品安全状况、有无交叉污染风险等内容,督促餐饮单位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及时排除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强化监督检查、加大巡查力度。针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按要求进行立案查处,起到震慑作用。

三是加强网络监管,加大线上线下执法力度。结合《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网络订餐配送操作规范》等法律法规,强化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主体责任落实,加强对餐饮单位入网资质审查、入网后检查、许可资质等信息公示,从源头把控风险。做好线上线下相结合,加大对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执法力度,重点检查经营资质、是否存在超范围经营、食品原料采购使用、从业人员管理、餐饮具清洗消毒等,结合疫情防控需要,突对制售生食类、冷食类产品的入网餐饮单位的检查。此外,督促各地加大入网餐饮单位食品安全抽检监测,重点加强网络订餐平台上的外卖配送凉拌类、现榨果汁、奶茶等餐饮食品和一次性餐饮具(餐盒)的抽检监测,并突出结果应用。

四是加强风险排查,防范农村集体聚餐风险。加强与街道、食安办的沟通协调,督促农村集体聚餐举办者、承办者严格落实食品安全责任。结合农村家宴放心厨房及阳光厨房建设,提高农村集体聚餐举办场所的硬件条件,加强对农村家宴中心食品安全排查力度。同时,加强农村“家宴厨师”的管理,强化食品安全培训,提升农村“家宴厨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意识和食品相关知识水平,有效防控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风险。

五是加强风险预警,发布食品安全消费提示。严格落实值班人员岗位职责,确保 24 小时联络机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建立健全应急机制,关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舆情信息,对群众反映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问题,应迅速核实、依法查处,并按规定及时上报。根据节假日消费特点,适时发布消费警示提示,提高消费者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六是加强宣传培训,严禁滥食野生动物行为。结合日常检查、专项排查等工作,强化野生动物售卖检查,严禁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交易活动,禁止私自宰杀活禽;对餐饮单位内发现的涉嫌野生动物的违法犯罪行为,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微信等媒体作用,大力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知识,提高餐饮单位的法律意识、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增强社会公众拒食野生动物的新风尚。

七是加强制止浪费,引导文明健康用餐风尚。对标《餐饮行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行动指南》及《关于印发“反对浪费”“公筷公勺”餐饮文明指数测评指标(试行)的通知》要求,重点检查餐饮单位“文明餐桌”“制止餐饮浪费”“公筷公勺”等工作落实情况,督促各地按照疫情防控部门有关精神,引导餐饮服务提供者落实有关就餐人数和就餐间距的要求,推行公筷公勺及制止餐饮浪费行动,共同打造文明消费、节约用餐、使用公筷公勺的新风尚。根据《关于开展“餐饮安全你我同查”活动的通知》要求,4月28日晚,温州市局联合市文明办组成四个联合督查组,对20余家市民关注度高的网红热餐饮店开展“反对浪费”“公筷公勺”餐饮文明指数专项督查行动,并邀请第三方媒体记者进行跟踪报道。督促各地联合相关单位、媒体等开展制止餐饮浪费、公筷公勺明查暗访工作,加强整改,加快推进。(餐饮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