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投诉举报总体情况
第三季度,温州市市场监管系统共受理各类投诉举报50548件,投诉25079件(其中商品类投诉举20712件,服务类投诉4367件),举报 25469件,涉及争议金额1.1亿元,挽回消费者损失金额 5562.06万元。目前已处理49540件,处理率为98%。其中投诉调解成功14875件,投诉调解成功率为59.31%,举报核查立案244件,举报核查立案率为9.58‰。投诉诉转案共27件。收到各类咨询 1475件,已全部解答。
二、消费投诉情况分析
1、按投诉性质分析
根据投诉性质划分,第三季度涉及广告7718件、售后服务5875件、质量3242件、合同2560件、价格439件,分别占投诉量的30.77%、23.43%、12.93%、10.21%、1.75%。(详见表一)。
表一:2020年第三季度消费投诉性质分类情况表
投诉性质 | 第三季度受理量(件) | 占比 |
广告 | 7,718 | 30.77% |
售后服务 | 5,875 | 23.43% |
质量 | 3,242 | 12.93% |
合同 | 2,560 | 10.21% |
价格 | 439 | 1.75% |
2、投诉类型划分
第三季度,接到商品类投诉20712件,占总投诉量的82.59%,投诉量较多的为通讯产品、交通工具、服装鞋帽、食品和家居用品等(详见表二)。
表二:2020年第三季度商品类投诉情况表
商品名称 | 数量(件) | 占商品投诉量比率(%) |
通讯产品 | 4868 | 23.50% |
一般食品 | 2076 | 10.02% |
交通工具 | 1612 | 7.78% |
服装、鞋帽 | 1123 | 5.42% |
家居用品 | 554 | 2.67% |
第三季度,接到服务类投诉4,367件,占总投诉量的17.41 %,投诉量较多的为餐饮住宿服务、文化娱乐服务、美容美发洗浴服务、销售服务教等(详见表三)。
表三:2020年第三季度服务类消费投诉情况表
商品名称 | 数量(件) | 占服务投诉量比率(%) |
餐饮和住宿服务 | 611 | 13.99% |
文化娱乐体育服务 | 436 | 9.98% |
美容美发洗浴服务 | 248 | 5.68% |
教育培训服务 | 209 | 4.79% |
销售服务 | 195 | 4.47% |
三、消费投诉热点分析
一、电子商务投诉激增。投诉内容主要是商家不发货或不退款,原因是浙江某信息科技集团受疫情和黄牛党影响,资金链出现问题,供货商货品供应不上,又无法给消费者发货或退款,导致本季度投诉举报数量呈爆发性增长,仅本季度接到投诉举报已达10095件。目前鹿城、龙湾两局已启动消费领域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以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
二、吃的问题仍不容忽视。一是食品质量问题,民以食为天,生活离不开吃,投诉内容主要是反映食品过期、变质、含异物、三无产品、标签标识不合格等;二是餐饮服务,投诉问题集中在:食品不新鲜变质、含异物,甚至在餐饮单位用餐后,出现腹泻、呕吐、细菌感染、急性肠胃炎等症状。三是网络订餐,随着美团、饿了么等网络台迅猛发展,外卖加盟店良莠不齐,食品安全难以保障,导致投诉有所上升。
三、交通工具仍是热点问题。一是汽车本身质量问题,如发动机、变速箱方向盘系统等汽车本身存在的质量问题。二是合同投诉,主要涉及预付定(订)金后,商家或是消费者违约引起的纠纷,另外一部分是关于车辆贷款、续保、押金等引发的相关问题。三是售后服务主要是车辆在多次修理仍无法修好,或是在保修期内,商家以不在其车行保养维护为由拒绝提供售后服务等。四是二手车交易问题,主要问题是在交易过程隐瞒事实真相、恶意篡改等猫腻等。
四、教育培训和文化娱乐体育服务。主要还是由于疫情导致商家关门或无法兑现承诺,预付式消费无法继续消费引发的投诉,由于进入门槛低、从业流动性大、资金监管难,预付式消费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却经常出现商家跑路、不履行承诺、退卡难等消费纠纷,关于预付卡的投诉也居高不下。建议加强预付卡管理、发布消费警示提示消费者理性消费。
四、违法举报情况简述
今年第三季度共接到消费者举报25469件,已处理24969件,处理率达98%,举报核查立案244件,举报核查立案率为9.58‰。本季度诉转案共27件。其中以广告违法行为的举报居多,高达16978件,占总举报量66.66%。举报人以网络店家发布的广告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或网页宣传涉及不正当竞争为由要求市场监管部门查处,要求企业作出赔偿,该现象在全国12315平台尤为突出。其次为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为1691件、违反不正当竞争法规605件、违反食品安全法规365件、违反产品质量法规的案件为314件、违反登记管理行为299件、价格违法行为256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