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局机关各处(室)、直属机构、派出机构、下属事业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决策部署,进一步提升市场监管履职效能、提振系统作风精神,经研究,决定在全市系统内通过打造“四个过硬”铁军队伍,大力推进“四大环境”建设,助力优化我市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以过硬的服务质量,打造“宽”“优”创业环境
一是审批时限“2+3”。统一向社会公示并作出承诺,全市内资企业登记注册的审批时限为2个工作日,外资企业登记注册的审批时限为3个工作日,接受广大群众监督。按照群众到政府办事事项指导目录,梳理市场监管部门办事事项和“最多跑一次”清单,同步调整权力事项库,印发至各县(市、区)局审批窗口,做到名称规范、口径一致、上下统一。
二是窗口服务“八个一”。深入推进窗口“八个一”标准化建设,创新打造登记自助服务区、登记导向区、无偿代办区和休闲等候区,推行“容缺受理”、“一站式”导办、快递服务,打造“一键取号、一打就通、一口说清、一站导办、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次办结、一单速达”的用户体验。
三是定向助企“破百题”。坚持问题导向,紧密结合市场监管职能,及时征集梳理制约各地企业发展的典型性、区域性热点、难点问题,通过“结对挂钩帮扶”、“市场监管干部助企成长”等活动,定向破解企业发展难题,服务企业做优做强。
二、以过硬的执法能力,维护“公”“正”市场环境
一是规范行政执法。出台《温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市市场监管系统行政执法工作的若干指导意见》,坚持依法执法的执法原则,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执法宗旨,坚持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执法理念。对违法事实、情节、性质、社会危害性等因素基本相同的违法行为,做到同案同罚。
二是建立容错机制。建立重点企业容错机制,对广告违法行为轻微或减轻情形,以“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实施企业轻微违法行为“容错机制”。同时,深化信用信息统一归集及应用,推进信用分类监管和失信联合惩戒。
三是推进说理性执法。积极开展“释法、说法”活动,在案件受理、调查取证、案件审理、处罚(听证)告知、处罚决定和处罚执行全过程说透法理、说明事理、说通情理,进一步提高行政处罚的说服力和公信力。
三、以过硬的队伍素质,营造“和”“强”干事环境
一是开展系统思想大讨论。运用多种平台和载体,落实思想动态分析研判、谈心谈话、激励关爱等制度,以“提炼一种系统文化、开展一次岗位交流、树立一批先进典型、组织开展一系列文体活动、建设一条文化走廊、统一一种标志标识”(六个一)为主要内容,进一步提升系统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是举办业务技能大练兵。按照统一规划、分级负责、分类指导的原则开展系统业务能力特训。组织开展“提效能、优环境”百名基层市场监管所长大培训,举办“业务能手评比”、“技能项目比学赶超”、“执法办案擂台赛”等活动,建立完善科学的业务技能评价体系。
三是构筑基层规范大堡垒。以星级规范化市场监管所创建为载体,对全市122个基层所进行统一规范标志标识。在人员配备、工作职责、队伍建设、办理流程等方面进行标准化建设。力争通过3年时间,所有基层所全部达到三星级以上,其中四星、五星级市场监管所占比30%以上,实现基层干部素质有新提高、班子建设有新力量、业务建设有新推进、社会满意度有新提升。
四、以过硬的政治纪律,淬炼“清”“廉”作风环境
一是严格执行“十个严禁”。坚决执行市纪委“八条禁令”,从严执行《温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十个严禁”》,对“与中介代理机构存在利益输送”等十类违反优化营商环境的行为予以严肃查处和问责,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进一步强化系统队伍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
二是深化作风效能活动。持续推进“强责任敢担当,治顽疾优环境”作风效能建设活动。通过系统作风问题大排查、行政执法大治理、服务效能大提升,深化机关效能革命,切实转变作风,提升服务效能,努力打造一支作风好、效能强、服务优、执法规范、群众满意的市场监管铁军。
三是专项督查五问活动。广泛开展“五问活动”,即一问“最多跑一次”承诺兑现与否;二问食品安全感提升与否;三问市场监管执法规范与否;四问基层站所履职到位与否;五问干部职工清正廉洁与否。强化对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的专项督查考核,注重听取服务对象、辖区群众、驻地乡镇(街道)党(工)委和“两代表一委员”等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进一步提升系统上下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
温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7年10月19日
温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办公室 2017年10月19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