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产品质量抽检
浙江省工商局2006年第一季度流通领域糖果、水产品、方便面商品质量监测情况通报
时间:2006-09-27 00:00 浏览次数: 来源: 温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字号:[ ]
  2006年一季度,省工商局对杭州、宁波、温州、金华、台州五地流通领域销售的水产品、糖果、方便面等三类产品开展了商品质量监测,共抽查了16家商业单位销售的85组样品,经微生物、理化、感官、食品标签检验,合格75组,不合格10组,总合格率为88.2%。商品分类状况见下表。

商品名称

抽查组数

合格组数

合格率%

糖果

35

25

71.4

水产品

30

30

100

方便面

20

20

100

合计

85

75

88.2


  从检验数据综合分析,综合合格率水平为≥85.0%,总体质量较好;但糖果商品的合格率水平仅71.4%,还有待于进行一步提高,不合格原因主要是产品的包装标识不规范。具体情况如下:

   一、糖果

  对杭州、金华、温州、台州等4市流通领域销售的糖果商品进行质量监测,共抽查了10家销售单位销售的糖果35组样品,合格25组,不合格10组,合格率71.4%。不合格原因主要集中在产品的包装不规范,各检验项合格率状况如下:

序号

检验项目

检验样品数

合格样品数

合格率(%)

不合格原因

1

食品标签

35

26

74.3

未标注添加的合成色素或产品类型

2

感官

35

34

97.1

产品已发霉

3

干燥失重

35

35

100

4

还原糖

35

35

100

5

二氧化硫

35

35

100

6

菌落总数

35

35

100

7

大肠菌群

35

35

100

8

致病菌

35

35

100

9

苋菜红

11

11

100

10

胭脂红

8

8

100

11

柠檬黄

32

32

100

12

日落黄

30

30

100

13

亮蓝

14

14

100

14

诱惑红

2

2

100


  此次糖果商品抽查,主要品种有硬质糖果、硬质夹心糖果、乳脂糖果、凝胶糖果、抛光糖果、胶基糖果、充气糖果和压片糖果等,经检验有9组样品食品标签不合格、1组样品感官不合格(糖果发霉)。

  本次糖果主要检验内容有食品添加剂-合成色素(苋菜红、胭脂红、柠檬黄、日落黄、亮蓝、诱惑红等),根据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要求,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在规定的使用品种范围内限量使用(糖果中允许使用合成色素),同时根据我国《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要求,还必须在产品标签(中文标签)上标注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类型。

  此次经检验发现有一些染色糖果产品使用了苋菜红、胭脂红、柠檬黄、日落黄、亮蓝、诱惑红等合成色素,但在产品标签上未加以标注说明。特别是进口糖果,有3组商品因“中文标识”不符我国《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要求判为不合格。

   二、水产品

  对杭州、宁波、台州等3市流通领域销售的水产品进行质量监测,共抽查了7家销售单位销售的水产品30组,合格30组,合格率100%。

  本次水产品质量监测检验项目的重点主要是配合当前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特别是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有危害的孔雀石绿、隐孔雀石绿、砷、铅、汞、镉等六项指标进行检验。在食品安全备受重视的今天,重金属和孔雀石绿引起各方的重视。

  “孔雀石绿、隐孔雀石绿”是一种带有金属光泽的绿色结晶体,高毒、高残留,可致畸、致癌、致突变的化学药物。2002年5月,农业部就将“孔雀石绿”列入《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化合物清单》,渔民在防治“水霉病” 等病害中使用,因为“孔雀石绿”对该病的防治效果明显。此次抽查了主要监测的海水鱼、淡水鱼、头足类、甲壳类这四大类水产品,经检验并没有发现含有“孔雀石绿”与“隐孔雀石绿”。

  砷、铅、汞、镉是有害有毒重金属,主要检查养殖环境的污染状况,经检验没有发现超过标准要求的商品。从这次抽查情况看,所抽查到的水产品中重金属和孔雀石绿检验项目指标均100%合格。

   三、方便面

  对金华、温州等2市流通领域销售的方便面商品进行质量监测,共抽查了3家销售单位销售的方便面20组,合格20组,合格率100%。本次方便面质量检查,主要检验项目有:铝、铅、砷、酸价、过氧化值、糖精钠、甜蜜素、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霉菌、感官、食品标签等指标。铝,主要检查加工面制食品时加入的“膨松剂”-明矾的含量是否超标;酸价、过氧化值是检查油炸后商品是否有“哈喇味”;糖精钠、甜蜜素是检查有否违规加入食品添加剂;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霉菌是检查加工工艺过程的洁净程度与市场流通后商品中微生物污染程度。经检验所抽20组方便面商品全部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四、消费指导

  根据此次糖果、方便面、水产品监测情况,对三类产品分别作消费提示如下:

  (一)糖果。剔除标签标识因素,此次监测粮果的内在产品质量合格率为100%,符合我国相关产品标准要求,可放心购买食用。但在染色糖果中普遍添加了各种颜色鲜艳的“合成色素”,从毒理学上分析,含有一定的毒性,因而给儿童选购时应注意不要被色彩鲜艳所诱惑,尽可能减少“合成色素”的摄入。在选择食品时,应选择标签标注齐全的商品。

  (二)方便面。此次监测合格率100%。由于该产业已于近几年已进行了大洗牌,产业进行了重组,目前在市场上销售的主要品牌在质量控制方面均能符合相关国家标准要求,可放心购买食用。消费提示:该产品多为油炸食品,所用油大多为棕榈油、牛油、猪油;在营养成分上及可能存在的反式脂肪酸上存在一定缺陷。作为食物只能是一临时性种补充,不能长时间食用,儿童应少食用。

  (三)水产品。此次监测的水产品品种有海水鱼、淡水鱼、头足类、甲壳类,经检验全部合格。但须说明的执行的标准要求是有区别的。针对“头足类”产品,是指学术上的分类,我省市场上销售的主要品种有:鱿鱼与墨鱼两种,分类学上鱿鱼与墨鱼不是鱼。从检验数据分析,该类水产品对“重金属”有富集作用,重金属含量会比其它类水产品要高,希望消费者在购买时合理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