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3015081/2020-00235 |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市市场监管局 |
成文日期 | 2020-02-2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温州市市场监管局2019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思路 | ||||
|
||||
一、2019工作总结 一是优监管,营造公平正义环境。强势启动市场监管系统 “亮剑2019”综合执法行动。在我市重点企业和行业协会设立打假维权“双百联络站”,为本地企业打假挽回经济损失近千万元。率全国之先建立知识产权“诉调对接”机制,成立“温州市第三方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平台”,大幅降低企业维权成本。大力开展行政单位涉企收费整治行动,提振营商获得感,综合执法成效居全省前列。 二是促发展,优化助动经济机制。大力推进“易企办”改革,在全省独创性地将企业开办材料整合为一套、开办环节精简为一个,实现“一表通、当日结、零支出、优服务”。深入实施“三强一制造”战略,我市企业获得中国质量奖提名奖3个,占全省1/5;获省政府质量奖4个,排在全省第三。全面启动“双定三减”经营区创建行动,市县两级合力出台“双十条”创新政策。与上海市嘉定市场监管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从10大领域加强合作。精心办好温州“法商学院”,为中小企业“扶上马、走一程”。获批第二批国家商标专用权质权登记受理点,为企业融资打通“最后一公里”。我市在册市场主体数突破百万,公司制企业占比创历史最高水平,工作成效获《中国市场监管报》头版刊登。 三是保底线,建立安全放心屏障。食品监管方面,始终将“食品安全城市创建”作为食品安全工作的总载体和主抓手,形成“一盘棋”格局。瓯海等5个县(区)圆满创成“食品安全县(区)”,食安创建取得“满堂红”。特种设备监管方面,自主研发“特种设备智慧监管平台”,实现对特种设备“从生到死”的全周期管理,经验成果获得分管副省长批示肯定及全省推广。同步紧抓药品、重点工业产品监管工作,全市未发生一起重大食品、药品、特种设备、质量安全责任事故,总体事态平稳。 四是惠民生,办好百姓关切实事。“城乡农贸市场提档升级创星三年行动计划”进展有序,创成放心农贸市场49家,创建数、完成率均居全省前列。目前乡村农贸市场星级覆盖率超过90%,全省农贸市场改造升级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我市召开。在全省最早启动、最快完成、最多建成“送药上山进岛便民服务点”59个,惠及群众5.8万余人,多次获得省局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同步创建省级放心消费示范餐饮单位442家,创建数居全省第一。 五是抓队伍,打造“四个过硬”铁军。快速高效完成繁重机构改革任务,在全省系统及我市五大领域内第一个挂牌成立综合执法队,改革模式被多个城市直接沿用。全面落实“一岗双责”,突出抓好主题教育,以“一工程、两会议、三清单、双机制”为模式加快队伍建设,构建人合、事合、心合的良好局面。 二、2020年工作思路 2020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也是系统深度融合发展、全力奋战奋进的关键一年。我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聚焦聚力高质量、竞争力和现代化,进一步牢固树立“六比”精神、切实增强实干担当,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大局,着力抓好“促发展、保底线、惠民生、优监管、抓队伍”五个方面25项重点工作。 一是启动助力高质量发展五大行动。深化“易企办”改革,实现市、县两级企业开办“一表通、当日结、零支出、优服务”全覆盖。在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入实施卓越绩效工程。推进知识产权运营保护体系建设,积极申报国家级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和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地市级试点。在工业、农业、服务业、政府治理等领域开展“标准化+”领航行动,打造一批标准化示范试点。启动“双百助企”深化行动,积极开展助企服务。 二是提升五大领域安全保障水平。综合推进风险分级管理、重点行业专项整治、食品监督性抽检、规范化农批/农贸市场建设,夯实城乡食品安全基础。加强对重点生产企业、互联网药品交易行为监管,大力整治执业药师虚挂行为,提高药品供应保障水平。深化特种设备全生命周期智慧监管,在生产许可证产品生产企业试点分类分级监管,着力提升特种设备和重点工业产品风险管控效能。进一步发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在现代化治理体系中的基础保障作用,稳步提高各领域智慧监管能力和数字化应用水平。 三是办好民生领域五件实事。全面建设省级“食品安全城市”,提升市域、县域食品安全现代化治理水平。继续推进城乡农贸市场提档升级创星三年行动计划和省级放心农贸市场建设,持续放大民生工程惠及面。开展放心消费创建行动,提炼一批地域特色放心消费样板,加快建成“放心消费城市”。深化“送药上山进岛便民服务点”建设,加大“互联网+电子处方”应用,争取更大程度医保政策支持。推行特种设备安全“助企惠民”行动,实施重大工程项目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工程。 四是开展市场秩序“五大净化”行动。开展“双随机、一张网”行动,实现所有执法部门均依托省行政执法平台开展检查。以教育、医药、天然气、电商四大民生领域和农贸市场明码标价为重点,开展民生价费专项治理。实施商业秘密保护“三个一”行动。在“转供电”“医疗机构乱收费”“进口商品”等领域开展“亮剑2020”行动,有效破除行业潜规则。开展“沉睡企业”清户和激活行动。 五是实施队伍建设“五大工程”。深入实施依法行政提质工程、数字化转型升级工程、业务能力锻造工程、系统文化凝聚工程、干部关爱温暖工程,进一步落实“一岗双责”,凝炼“四个过硬”核心价值观,持续焕发系统队伍生机活力。同时,强化政治担当,稳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红利。 |
||||